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报班包过”“通过率百分百”“一线名师”“快速大幅提分”……暑假期间,称线各类教育培训广告铺天盖地而来。名师近日,报班包过一家培训机构因发布含有极限词用语的浙江教育培训广告,被浙江省台州市临海市市场监管局处罚款7万元。培训
临海市市场监管局接到投诉举报,机构假广称某培训机构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因虚广告存在夸大宣传行为。执法人员随即对相关广告页面、告被宣传内容进行电子数据固证,罚万并立案调查。称线
经调查,名师执法人员发现该培训机构为招揽生源、报班包过提高其暑假班业绩,浙江在其公司所有并运营的培训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如下宣传内容:“6年办学,3个校区,机构假广名列临海市首批教培白名单,年培训达12000+人次,临海第一”。其中“临海第一”字体颜色为红色,构成极限词用语。
该培训机构发布含有极限词的广告对买方造成了误导,同时也损害了其他经营者的利益。上述行为违反了《广告法》第九条第(三)项的规定,属于发布违法广告的行为。临海市市场监管局考虑当事人的违法情节,给予减轻处罚,根据《广告法》第五十七条的相关规定,对其处罚款7万元。
临海市消保委提醒广大消费者要理性认知培训班作用,不轻信不盲从。要理性客观地看待培训机构广告中的“排名第一”“通过率百分百”“命题人授课”“包过”“0元课程”等宣传。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谨慎签署合同。报名培训课程时,要签订培训合同,特别关注培训项目、内容和质量标准,培训期限和时间安排,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消费者也要尽量避免一次性高额缴费,不建议申请贷款支付培训费。遇到消费纠纷问题,保存证据维权。消费者缴费时应索要与培训机构名称一致的税务发票,保存好包括合同文本、交易凭据、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如遇权益受损问题,及时拨打12315投诉举报。
责任编辑:242025-07-23 21:261306人浏览
2025-07-23 20:242285人浏览
2025-07-23 19:542319人浏览
2025-07-23 19:501852人浏览
2025-07-23 19:452381人浏览
2025-07-23 19:101597人浏览
http://www.cnecn.com.cn/d/file/p/2023/12-05/b9222bd297b457a7a5804db925aefc65.jpg|http://www.cnecn.co
萤石是一种钙的天然卤素化合物,是工业上用途广泛的氟化物。在新能源、国防、新材料、制冷、电子、光学、医药、通讯、建材、陶瓷等工业领域均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检测手段一直受到各行业研究人员的重视。目前萤石中氟
玻璃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场合的不同需求。通过调整制造玻璃的材质与工艺,厂家可以让玻璃材料的性质发生较大的变化,从而使其更加稳定耐用。例如常用的钢化玻璃不但强度远超普通玻璃,而且碎片不会伤人,安全可靠